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谋划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不过董卓自己都不在意了,自己又何须在意呢,而且那些汉室老臣就算心里不服,汉帝不愿封赏,但是大权都在董卓手中掌握着,也由不得那些人反对。董丞相可不是心慈手软之人。况且这个身份也能给郭汜提供很好的帮助。郭汜也就不多想什么了。

    但是令郭汜没想到的是,本来董卓原来的计划是让郭汜和李傕一般,也去拱卫郿坞的,只不过因为蔡邕一句话,再加上之前郭汜领军的两次埋伏战,让董卓也对郭汜改观不少,认为可以让郭汜在更重要的职务上担当职责。

    于是董卓便改变了想法,再加上董卓认为吕布拱卫皇宫,监视天子,那么也需要一个人拱卫整个京城,来监视百官。正巧郭汜就出现在董卓视线中,而且董卓以前虽然恼怒于蔡邕屡次不肯应召,但是蔡邕应征后,董卓又将那恼怒抛在脑后,对蔡邕十分敬重。

    因此蔡邕的话或者是说某些建议,只要不是涉及到董卓的核心,董卓一般还是很看重和能采纳的。于是郭汜多了这么一个官职了,这个想法,连董卓的头号心腹,董卓的女婿,号称董卓的头号智囊的李儒都不知道的。

    毕竟董卓作为主公,更何况还是李儒的岳父,也不可能事事都请问李儒,这样会本末倒置的。当然郭汜是不知道董卓的诸多想法的,也不知道大半还源于蔡邕对他的夸赞。但是郭汜知道的是,这是个机会,一个壮大自己实力的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且他还能利用职权,在长安内安插自己的亲信,这样,在两年后的大乱中,就能占据先机。

    郭汜领命时,随来的一名军侯暗示郭汜,让他在行驶拱卫京城职权之时还需监视百官,随时向董卓汇报百官异常。郭汜便心领神会,于次日清晨便到了北军府衙,跟随的只有郭觉。郭汜到了北军府衙后,首先征召了原来军中的老部将,来担任北军中的军侯。本部兵马也全部充当北军所属士卒。

    郭汜安排完一切事务之后,让各部军侯各司其职去了,就这样按部就班的过了三个月后,北军渐渐组建成型了,郭汜便招来郭觉,吩咐他去调查一下两个人,分别是贾诩和徐晃。并且当场还拿出一、两份信件,让郭觉差遣心腹之人,前往冀州,交予冀州牧韩馥以及幽州牧刘虞处,或者交给冀州长史耿武和幽州阎柔手中均可。郭觉虽然感到十分疑惑,

    自家将军怎么会突然对这两个人感兴趣起来,毕竟郭觉从来没听过这两个人名声。而且还让自己送信给韩馥和刘虞,韩馥是谁?那可是关东联军之一,而刘虞呢,那可是正八经的汉室宗亲,按辈分算可以说是先帝(指汉灵帝)的叔叔啊。这要是被丞相知道了,恐怕,郭觉惊骇的望着郭汜,自家将军虽然不再那么残暴了,但是所做之事皆是让郭觉不得不惊出一身冷汗的事情。无论是之前玉玺也好,还是这次的送信之事也罢。

    郭汜什么也没说,只是淡淡的看着郭觉,郭觉压下心中的惊骇,没有说什么,应声带人前去调查了。

    并且招来了自己的族弟郭晨持郭汜手书,往幽州而去。本来也安排了另一个人前去冀州,但是郭汜后来改变了主意,告诉郭觉不用安排其他人,毕竟前往冀州送的信更为重要,

    便勒令夏侯兰去送信,临行前郭汜还交代了夏侯兰几句,让他将信送去给长史耿武,不要给韩馥了。夏侯兰应诺,骑上快马奔冀州而去。

    郭汜双眼微眯起来,接下来就是要组建自己的嫡系部队和情报系统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力量。

    时间渐渐推移到了初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1年初,此时正是寒冬刚刚解冻的时候,河北的农民们正在埋头准备着春耕的事情。

    却说董卓西撤长安,联军四散回各自驻地后,袁绍屯兵于河内,靠着冀州牧韩馥的粮饷支援,不断扩大自己的军力,对韩馥的冀州垂涎三尺,恨不得自己成为冀州牧。谋士逢纪猜出了袁绍的内心所想,前往袁府,对袁绍说道:“明公乃大丈夫尔,怎肯待他人送粮为食!今冀州乃钱粮广盛之地,将军何不取之?”

    袁绍应道:“绍固有取之之心,但韩文节乃我袁家门生,且向来甚是援助与绍,取之恐有不利。”

    逢纪笑道:“这有何难,纪有一策,可使韩馥双手将冀州奉上。”袁绍大喜过望,“愿闻先生之策。还望先生教我”

    逢纪应道:“将军可使人前往幽州公孙瓒处,暗中许诺与公孙瓒夹击冀州,平分其地,赞必大喜而允之。及赞兴兵之时,主公可暗中将消息告知韩馥,馥乃无胆无谋之人,必请将军共领州事,将军可就中取事,架空韩馥,诚如此,冀州唾手可得矣。”

    袁绍大喜,即刻遣人发书至公孙瓒处,公孙瓒得到袁绍的书信,大喜,即刻便召集数万大军,以白马义从为前锋,经范阳,直奔河间郡而来,前锋已至高阳。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