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八章 梦碎长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又过了十多天。这一天是个重大的日子。在礼部衙门里,礼部侍郎晏大人正在召集所有考官,开始圈定本次科举最终名次。还要选出三甲红榜,集成册,递入皇宫。由皇上最后殿前钦点状元等前三名。

    经过这这些天的评判。五十名要录取的进士名单,大家都拟出来了。别人的名次都争议不大。不过这三甲头名就存在争议了。

    晏大人开口说道:“在评判之前,先判定一个非常少见的情况,那就是李云烟和张明熙,命题作答的诗词几乎一模一样。词牌名都是《长相思》,而且内容只有一字之差。故而首先要判定是否是抄袭,抑或纯粹是碰巧。其次如果有抄袭,谁是抄袭者,谁是原作者?判定出抄袭者,那此人肯定不仅不能入榜,更要被处以严厉的惩罚。另一人就为本次科举三甲头名;如果不是抄袭,纯属巧合。那就稍微复杂一些,或可一同入榜,请陛下明鉴。“

    众考官点头称是,请大人接着说。晏大人拿出两份试卷,点评道:“他们二人的《长相思》差在这一句。李云烟的是‘夜半霜雾漫京城’,张明熙的是‘夜半秋雾漫京城’”。

    晏大人说完后,众位考官传看着试卷,交头接耳。都认为此诗词立意清新,果然是绝妙好词。不过根据大家的经验,巧合几乎是不可能的。肯定是抄袭。但谁抄谁的,就众说纷纭了。一个是洛阳解元,一个是京城才子,且是工部尚书之子。两人的才气,文笔都是上佳的。而且这首词以前没听说过。无法判断谁是原作者。考场中他们二人的座位相距甚远,根本无法抄袭。这到真是个怪事了。

    这时考官宋大人开口说话,他力主李云烟抄袭,理由很简单。张明熙的‘秋雾’点明了季节,更押题。其二听闻京城最近出了一个贾神仙。仙风道骨,算卦灵验无比。他亲口说李云烟是妖气缠身。李云烟可能利用妖法,在考试的时候看见了张公子的这词。然后耍了个小聪明,悄悄改了一个字,作为自己的作品。

    晏大人认为这个说法不可取。“‘秋雾’虽点明秋季,但‘霜雾点明半夜时分,这才对应后面那句“长安万家灯”似乎更通顺。起码没有明显的错漏。且宋大人是张尚书的学生,似乎应该回避这样的讨论。至于这妖气妖法等此类无妄之词,还是不能作为证据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还是没有定论。

    正在讨论的不可开交之时。一位考官大人拿出了长安京兆的公函,里面说:“李云烟青楼闹事,品行不端,建议革去功名。。。”

    这下,众位考官开始窃窃私语。别的先不论,这还没有入仕途,就开始品行不端。去那种读书人不齿的地方,还闹事被拘。哪里有读书人的样子。这下讨论立刻就有了结果。李云烟作为举子,品行不端,聚众闹事触犯刑律。加上考试有抄袭作弊之嫌,同意长安京兆的建议,并且再加一条,五年内不许再度应考。

    虽然晏大人觉得蹊跷,可是既然铁证如山,而且众口一词,他也只好作罢。这样礼部衙门正式回复长安京兆,“同意革去李云烟,蒋孝举举子身份,五年内不许参加科举。遣送原籍”。由于此二人都是洛阳推荐的举子,此政令同时发往洛阳京兆衙门。

    长安京兆得到礼部政令,过了两天就放了李云烟。由于有官员帮着通融了一下,就不押解回洛阳了,只是限定日期自行离京返回原籍。

    李云烟终于出了狱,但是同时也得到了礼部对自己的处罚政令。这政令像晴天霹雳一样,让他一下子坠入十八层地狱。手拿政令,浑身瑟瑟发抖,几乎瘫坐在地。

    莲儿从狱门口把李云烟接回了家。一路上,他一句话不说,面如死灰。十数年寒窗苦读,来长安的路上吃尽了苦头,历尽艰险,九死一生。还搭上李童一条命,结果就换来了这么一个结果。不仅没有进士及第,光宗耀祖,反而被革去了举子的功名。五年内不能再应考。难道就因为一次误入青楼,就如此的悲惨的境地?

    李云烟回到小院子。想想一个月以前还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现在真是恍如隔世。眼泪扑刷刷的流了下来。莲儿陪着李云烟一起泪流满面。可这已经无法改变什么了。李云烟在书房内呆坐了一天,饭菜都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