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天峡劫镖鹏王怒(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少读封禅书,始知武夷君。

    晚乃游斯山,秀杰非昔闻。

    三十六奇峰,秋晴无纤云。

    空岩鸡晨号,峭壁丹夜暾。

    巢居寄千仞,鸿荒想羲轩。

    风雨蜕玉骨,难以俗意论。

    丹梯不容蹑,修蔓亦畏扪。

    潮流进小艇,愧惊白鸥群。

    学道虽恨晚,养气敢不勤。

    宦游非本忘,寄谢鹤与猿。

    此《游武夷》一诗为宋朝大诗人陆游到武夷山游玩所作,生动且形象地描绘了武夷山神奇秀丽的自然景观。武夷山从古至今便是天下名山之一,更是世上著名的三教名山。自秦汉以来,便成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因此也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

    金秋十月,武夷山开始吹起习习凉风。此时一个青衣大汉正行进在这神州圣山,他独自一人,也只想一人,这大汉不是别人,正是慕胤玄。自从夺取火灵珠后,慕胤玄便根据箐隐陵独有的古籍《千面易容宝鉴》上记载的易容化妆术装扮成一名满面沧桑的中年汉子用以掩饰身份。因为这关乎接下来要执行的第二个任务的成败,于福建武夷山一线峡劫取镖物,所以须得谨慎行事。

    每年十月,衡武镖局都会押送一件宝物至天鹏会管辖的一线峡并在最后一天准时交接,每年独此一天,机不可失,所以慕胤玄无暇休息,离开小琉球岛后便马不停蹄赶来。虽然目前距离劫镖之日还为时尚早,但慕胤玄打算利用这段时间边探察敌情,边提高内功修为。

    慕胤玄选择隐修的地方则是武夷山有名的水帘洞,此时的水帘洞没有人。洞门前终年流淌的两股清泉,均从三十多丈高的岩顶飞泻而下,如悬挂的两幅珠帘,非常适合藏身栖息。洞内轩爽敝亮,可容纳数百人。洞壁上摩崖石刻比比皆是,有诗曰“水帘千丈垂丹壑,晴雪长年舞翠檐;赤壁千寻晴指雨,明珠万颗昼垂帘”,也有宋朝理学大家朱熹亲刻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千古绝句。如此宝地,实可说是武者的洞天福地。转悠一圈后,慕胤玄找了一处最明亮的位置选择安身。

    翌日卯时,天刚出晓,慕胤玄已经在水帘洞洞口处的瀑布下站桩练气。

    站桩是武者修练内气的方式之一,其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庄子·刻意》就说道:“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之所好也。”而《黄帝内经》则将“站桩导引”为医疗方法记载下来,认为它“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慕胤玄站的桩法名为浑圆导气归一桩,又唤浑圆桩。这是他的神功绝学天星云象神典里精修内功的法门,此桩法乃早晨练习为佳。

    只见他横步展开,两脚足尖向前平行,站齐与肩同宽,不可前后参次不齐。脚心涵虚,不可吃力。如若用力,则站不稳,站不稳则心顶于头,气运受阻,全身四肢不灵,焉能求稳如泰山?所以需臀部略下坐,似坐高凳,膝微弯曲,小腹常圆,双手慢慢移至胸前,高不过眉,低不过脐,松肩坠肘,月夜半虚,臂半圆,双手距胸一尺左右,手心向内如抱球,手指分开而微曲,两指相距约二三拳。心窝微收,头直目正,似笑非笑,牙齿要上下微扣。舌尖似顶非顶,自然为主,呼吸平和自然,以求舒适即可。远望眼景似为轻雾所遮,隐约可见,近听极远细微声,由近及远,而后无声,只感耳边有响,犹如下雨,此所谓敛神听微雨。

    这浑圆桩看似简单易学,实事上要求甚高。动作细节处均要求做到正,马虎不得,心静更是尤为重要。心浮气躁、易受外界干扰者,极容易走火入魔,轻者陷入乱障,导致神志不清,重者残废死亡。该桩法与武林中大多内功修炼方法大为不同,一般的内功法门由意念控制引导真气游走于周身各处经脉穴位,有既定路线。但该桩法讲究习练者处于“意念无我”的真定状态,真气自然运走全身,不需要控制意念,因而没有固定路线,但最终能达到浑圆如一的境界。浑圆导气归一桩另辟蹊径,也因此难度颇大。

    胤玄对这桩法归纳了一段总纲“神动、意动、力量动。劲断意不断,意断神犹连。形不动,意不停,精气血如汪洋海,波浪鼓横流,回旋势不停。神动得自有象外,意存妙在无念中。宇宙万法浑如一,身骸空灵证大道”。这段总纲不仅是桩法的神髓,还是慕胤玄一身内功的修炼之本。慕胤玄正是通过站此桩功,才使得精气血比天下绝大部分武者更为强盛,从而练出的内力也更为精纯浑厚,沛不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