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0章 成渝之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两个军政府剑拔弩张,准备大打出手,决一雌雄的时候。

    中华民国政府出面进行调解,希望促成两个政府的合并。

    可是,双方对于合并后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军政府的名称,是用“蜀军政府”还是“大汉四川军政府”?

    省会所在地是放在成都还是重庆?

    政府官员如何安置?

    谁任正职,谁任副职?

    等等,双方互不相让。

    大汉四川军政府由于经费紧张,快要揭不开锅了,官员和士兵的薪饷都难以兑现。

    尹昌衡盛气凌人,提出蜀军政府先拨二十万元政务费,付给大汉四川军政府应急,当作蜀军政府显示合并诚意的见面礼。

    目前,蜀军政府的经费也很紧张。而作为重庆政府税收重要来源的井盐,却被“援川滇军”霸占了。

    张培爵认为成渝即将合并,滇军也就用不上了。

    因此,他决定设法礼送滇军回云南,以夺回井盐的巨额税收。

    蜀军政府不知道如何才能打发走滇军。

    有人给都督张培爵出主意,聘请云南都督蔡锷的同学胡景伊为顾问,请他代表蜀军政府去叙州与滇军进行谈判。

    各位,胡景伊是何方神圣,张培爵竟然请他去办这件棘手的大事?

    原来,胡景伊,四川巴县人。精于计谋,人称小诸葛。

    曾赴日本留学,与蔡锷是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的同学。

    回国后任四川陆军武备学堂管堂委员兼教习,负责训练中下级军官。

    胡景伊在任职期间,从第一期学员中曾选拔尹昌衡、周骏、刘存厚等十人赴日本学习军事。

    因此按照传统规矩,胡景伊是尹昌衡等人名义上的老师,其资历地位颇高。

    谁知胡景伊去叙州与滇军谈判时,吃里扒外,准备从财政上整垮蜀军政府,以此作为送给尹昌衡的一份厚礼。

    他未经蜀军政府批准,便擅自同意送给滇军三十万两银元的开拔费。

    胡景伊代表蜀军政府签订协议后,连招呼也不给重庆方面打一个,就直接去成都投靠尹昌衡了。

    滇军三天后由川南撤至重庆,向蜀军政府索要三十万元开拔费时,张培爵才知道,胡景伊同意蜀军政府赠巨款给滇军这件事。

    把本来经费紧张的都督张培爵,气得捶胸顿脚。

    张培爵派人与滇军交涉,由于政府经费短缺,准备只赠送三万元作开拔费,滇军便赖在重庆不走。

    张培爵没有办法,只好筹齐三十万元开拔费,才把“客人”打发回滇。

    胡景伊到成都后,把蜀军政府的底细和盘托出,使尹昌衡在合并谈判中占据了主动。

    因胡景伊既有士官生的学历,又有在广西任新军协统的经历,尹昌衡便把这个名义上的老师,拉成自己的心腹官员。

    经过各方调停,重庆和成都两个军政府,同意派出代表在荣昌会晤。

    蜀军政府都督张培爵权衡利弊,决定作出巨大让步。

    他认为,四川人民受苦太深,不能再发生内乱了。

    成渝必须迅速合并,以实现全川的统一。

    他高风亮节地发表《成渝两军政府合并后政见书》,表示推荐尹昌衡任正都督,自己愿意屈就副都督职务。

    经过艰苦的谈判,双方达成了两个军政府合并的条件。

    然后双方代表立即赴渝,签订《成都四川军政府、重庆蜀军政府协议合并草约》。

    协议草约确定以成都为四川省会,设立中华民国四川军政府,另外在重庆设立军政府下属的镇抚府。

    尹昌衡出任新政府都督,张培爵任副都督,夏之时任重庆镇抚府总长。

    重庆蜀军改编为川军第五师,熊克武任师长兼重庆镇守使。

    协议经双方军政府盖章批准生效,并通告全国,成渝实现顺利合并,南京政府立即给予承认。

    成渝原先的两个军政府同时撤销,归属到中华民国四川军政府,四川全省终于实现了统一。

    可是四川统一后,重庆军政府虽然并入了成都,但是尹昌衡对革命党人云集的重庆并不放心。

    特别是重庆设立的镇抚府,组织体系庞大,人心不稳。

    尹昌衡十分担心,弄不好随时可能演变成第二个独立的都督府。

    于是,他派人去重庆进行威逼利诱,游说年轻的夏之时出国去留学,并答应赠送三万元学费。

    夏之时向尹昌衡发电,同意辞去镇抚府总长职务,即时出洋去留学。

    尹昌衡为了加强自己的势力,决定将全川的军权托付给小诸葛胡景伊。

    他还通电全国,吹嘘胡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