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1章 商业首飞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至于为什么没有达到系统说明的75%的转化效率,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就是玻璃面板不达标,系统所要求的太阳能面板玻璃至少需要95%的透光率。

    这要求已经超过了普通望远镜的镜片水准。

    目前,这种类型的玻璃国内很难大规模生产。

    透光率如果不高的话,光线就容易发生折射,损失了一部分光辐射能量。

    这对太阳能面板的转化效率影响特别大。

    另外,就是硅晶体的纯度,半导体的材质,都未能达到系统介绍的要求。

    毕竟,这是一个世纪后的高新技术,以如今的科学技术,能够做到50%~60%的能量转化率,已经是难能可贵。

    就算是20多年后,太阳能的转化效率也顶多控制在28%,这还是在最理想的条件下达成的。

    不管怎么说,这已经实现了姜大邺最基本目标。

    就算是自建太阳能发电厂,商业化运营,也可以赚个盆满钵满。

    要知道,大多数国家对新能源都有各种各样的补贴措施。

    尤其是欧洲发达国家,对新能源的发展格外重视,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科学技术很自信,给出的补贴政策也让人垂涎不已。

    当下时期内,各国光伏产业还处于萌芽状态,它们的发展均离不开政府的补贴政策。

    德国的补贴政策成就了Q-cell,日本的补贴政策成就了棠浦,江苏无锡的政府支持成就了无锡尚德。

    2000年后的华夏光伏产业在无锡尚德的带领下,开始慢慢崛起。

    2005年12月14日,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开盘价即冲到20.35美元。

    在2006年初,这家公司的总市值比起创业之初时整整翻了5000倍。

    以此计算,这家公司的总市值平均每年增长1000倍。

    何等的恐怖!

    这种令人眩晕的财富效应,瞬间引爆了国内对光伏产业的极大热情。

    短短数年内,全国先后建立了几十个光伏产业园,不少老牌企业和上市公司亦纷纷转型,包括浪莎集团、波司登等都先后宣布进军光伏行业。

    如果说,追逐财富是光伏产业狂飙的原动力,那么,欧洲光伏市场的巨大需求和补贴政策,则为这场疯狂的追逐安装了加速器。

    到了2011年后,华夏一国的产能就覆盖甚至远超全球市场的需求。

    供需失衡的必然结果就是产品降价、利润降低、企业倒闭。

    2010年后的几年里,光伏产业界倒闭的知名企业不计其数。

    像这样的企业欧美居多,国内也不少,其中不少都是该领域的龙头企业。

    一个新兴的产业,一个朝阳产业,就在这么短短十年时间被搞得一塌糊涂,惨不忍睹。

    现在是1996年,全世界的光伏产业还没有完全兴起,研发的主力也还集中在欧洲。

    姜大邺现在并不打算注册这项技术专利。

    他想偷偷摸摸的把这项技术隐藏起来,不让人知晓。

    先把需要进口的产品技术研发出来,然后把国内的9家公司全部吞并,逐渐改进生产工艺,爬坡产能。

    不是他不想给国内同行们机会,实在是他们扶不起来啊!

    就算是扶起来了,未来也会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惨烈的价格竞争只会让国外的电力运营商痛快。

    等欧洲在这一两年后,颁布了新能源补贴政策,全力进军欧洲以及全世界的新能源市场。

    他有信心,用这未来的生物太阳能技术碾压一切对手。

    姜大邺承诺把这个太阳能发电厂项目交给杜囯盈运营,弥补他受伤的心灵。

    忙完这一切后,他又开始关注华夏奥运代表团,准确的说是关注凤凰一号的商业首飞。

    华夏第一个民用航空公司—天空快运,民航总局批复下来了。

    它的第一条国际航线,京都~亚特兰大航线,也轻而易举的被拿下。

    京都到亚特兰大距离大概11500公里左右,如果直飞的话,至少也要11个小时。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