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4章 宝马窘况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姜大邺把宝马汽车如今的困难窘况,给众大佬说了一下。

    他希望国内的汽车企业能帮忙分担那些零部件的制作,或者整车组装。

    现在他们那一条生产组装线就算累死累活的全力生产,估计一年的产量也就顶多10万辆。

    现在是迫在眉睫啊!

    众大佬听姜大邺简单的介绍后,都不由自主的长大了嘴巴,筷子上夹的肉,都忘记往嘴里塞了。

    “你妹啊!这个是什么情况?”

    “这个家伙,确定没有把后面的零数错,或者多说了一个字?”

    “100万辆哦?”

    “还是重卡?”

    现在全国的车企要么就没有订单,要么就在破产的边缘上行走,要么就打定主意引进外国品牌合资建厂。

    整个华夏的汽车,包括重卡,农用车,小车,客车加在一起的年产量,也才刚好150万辆。

    怎么到了姜大邺手里就反过来了呢?

    连老毛子都嫌弃的技术,都当作是买一送一,丢给了姜大邺,而这家伙居然可以让这样的“废物”重新发扬光大。

    众人都将信将疑,这实在有些过于夸张,有点梦幻。

    最后还是决定亲自去看一看,反正也不远,两三个小时的车程。

    如果姜大邺不是一直在创造奇迹,他们都恨不得把这家伙抓起来,狠狠地毒打一顿。

    就算是吹牛皮,也要点技术含量啊!

    下午,众人好不容易来到了宝马汽车制造基地。

    离厂门口还有将近一公里距离,但是已经很难挤进去了。

    因为这条公路已经被上百辆运输拖车占据了,延绵一公里,也算是很壮观了。

    前面的领航车队也只好绕路,往仓储区那一条内部通道走。

    车上的大佬们看到如此火热的情景,心情颇为复杂。

    一方面,为华夏短时间内有了这么一个汽车巨头感到高兴。

    而另一方面,又在反思“市场换技术”的正确与否。

    市场换技术的内涵,在此之前都是清晰明确的。

    华夏必须有自己的骨干企业,合资必须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上,按国家的长远利益搞。

    我们让出巨大的市场,我们就有资格要技术、要利润。

    但由于国内汽车厂商领导未能有效掌控主导权,再加上高额的盈利冲昏了头脑,丧失了进取心,完全忘记了市场换技术的初衷。

    从此就导致了,市场没了,技术也没有得到,赔了夫人又折兵。

    整个汽车行业,在八九十年代,除了稀里糊涂得到一些利润之外,其他的是一塌糊涂。

    我们让渡了市场,但合资企业的己方和自主品牌至今没有掌握汽车及零部件的关键技术。

    整个汽车行业被国外的厂商,连拖带推,完全是被牵着鼻子走。

    国内的汽车行业,如果没有被干预的情况下,就会重复了华夏男足走过的道路。

    姜大邺自汽车行业起家,又意外得到了老毛子送过来的设计图纸。

    这就有点像是冥冥之中安排好了似的。

    反正不缺钱,他也没多少犹豫,直接在德日采购组装生产线,并且全球招标零配件供应商。

    既然有资本,有实力,他就不想从头做起,直接换上八缸发动机,加足马力,奋起直追,甚至是弯道超车。

    那些网络小说写的那些到处挖人,废寝忘食的研究,最后埋头造车,在他这里是看不到的。

    他完全就是直接砸钱买设备,高薪聘请工程师和技术员工。

    简单粗暴些,但效果确实非常好。

    短短几个月时间,他仅凭一己之力,就订单而言,便超越了全国所有的汽车厂商之和,一骑绝尘。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营销策略。

    他除了有系统重新设计过的燃气发动机和变速箱外,还有更加吸引人的汽车外观设计。

    如果仅凭不落后于欧美的汽车性能,便能迅速抢夺市场,这也太天方夜谭。

    虽然外观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加分项,但是品牌的弱势就已经相互抵消了。

    最主要他是选择了一个令人震撼的营销模式,才使得它销量暴涨。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