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九十二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292章

    说起穆里尼奥,人们不可避免地会回想起他那堪称完美的职业生涯。

    早在2004年,当时只有41岁的穆里尼奥就带领着葡超的波尔图以黑马姿态一路斩落各路豪强,最终和法甲的摩纳哥会师决赛。

    在当赛季的欧冠决赛中,穆里尼奥率领着他的弟子们再次展现出极强的攻防结合能力。

    最终凭借着卡洛斯·艾拔图、决赛最佳球员德科和阿列尼切夫的进球,波尔图在德国盖尔森基兴奥夫·沙尔克体育场3-0完胜摩纳哥。

    捧得了本世纪首个非五大联赛欧冠冠军,也是截止到目前为止本世纪唯一一个非五大联赛欧冠冠军。

    此后穆里尼奥先后辗转切尔西、国际米兰、皇家马德里、曼彻斯特联等豪门球会,取得了包括3次英超冠军、2次意甲冠军、1次西甲冠军在内的多项奖杯。

    毫无疑问,穆里尼奥就是当今世界教练行列中最耀眼的那一个。

    当然了,或许不少球迷看到这里会略有疑惑:穆里尼奥的执教生涯固然成功,但他当下也陷入了执教生涯的低谷。

    无论在曼联还是热刺,葡萄牙人为球队带来的成绩都难以与之前相比。

    这是否意味着穆里尼奥所推崇的防守反击战术已经落伍了呢?

    毫无疑问,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足球世界中没有永恒无敌的战术,只有通过局势适时进行细微调整,才有可能迎来心仪的结果。

    穆里尼奥的防守反击之所以在当下没有展现出类似于以往的效果,更多是因为其他主教练或多或少都研究出了针对性的对抗策略。

    不过支持穆里尼奥的球迷朋友们也不用太过于焦心,葡萄牙狂人无论在执教哪支球队时都出现过低谷。

    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新世纪最伟大的主教练之一,更多是因为极强的自我调整能力。

    相信只要给予穆里尼奥充足的时间,他一定能够再度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说起穆里尼奥的防守反击战术,一定会回想起2010这个年份。

    在那一年,葡萄牙人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高峰—他在国内率领国际米兰夺得了意甲冠军、意大利杯冠军。

    穆里尼奥虽然是防守反击战术的坚实拥戴者,但他绝不是一位不懂变通的呆板主教练。

    考虑到国际米兰的纸面实力远远高于绝大部分意甲球队,穆里尼奥在国内赛场崇尚主动掌握控球率,以阵地进攻的方式进行比赛。

    因此,2009-2010赛季的国际米兰在意甲联赛中的控球率、射门数、射正数、进球数都处于领先地位。

    到了欧冠赛场上,情况有所改变。

    经验老道的穆里尼奥深知对手的强大,他开始强调球队主动放弃控球率,转而以更加简洁凝练的反击战术展开进攻。

    穆里尼奥更喜欢在意甲联赛中选用阵型(也就是442菱形中场)。

    到了欧冠联赛中,更加倾向于攻防平衡的阵型已经无法满足穆里尼奥的战术要求。

    穆里尼奥并没有将阵型奉为首选,葡萄牙人更喜欢将4231作为球队的首发阵容。

    在2009~2010赛季的欧冠联赛中,国际米兰有6场比赛选用了4231阵型、4场比赛选用阵型、3场比赛选用433阵型。

    在主力人员配置方面,原先和米利托搭档出任双前锋的埃托奥会被安排到右边前卫位置,米利托就此成为了球队的单前锋。

    在中场区域,除了出现在右边前卫位置上的埃托奥,国际米兰在前卫线上的另外两名球员则分别是27号潘德夫以及10号斯内德。

    在双后腰位置上,穆里尼奥更喜欢选择19号坎比亚索+8号莫塔(也可以是5号斯坦科维奇)的组合。

    在后卫线上,穆里尼奥还是会选择他们在联赛中的主力球员:4号萨内蒂+25号萨穆埃尔+6号卢西奥+13号麦孔。

    纵观当时的世界足坛,国际米兰的这一套首发阵容几乎已经算得上是“处处顶尖”。

    前锋线上的米利托虽然不具备非常强大的支点作用,但胜在速度极快、跑位鬼魅,加之勤勤恳恳的拼抢态度,可以说完美符合穆里尼奥对于前锋的战术要求。

    中前卫位置上的斯内德是当时世界上同位置中实力最为出众的球员,他的组织调度以及外围远射几乎都无懈可击。

    与此同时,处于左右两边的潘德夫、埃托奥、萨内蒂、麦孔都是一等一的边路进攻好手,他们在边路的反复冲击同样可以为蓝黑军团苦苦追求的边路快速进攻带来有效的帮助。

    当然了,强大的人员配置只是赢得比赛的其中一个要素,但却不是最关键的要素。

    想要在高手云集的欧冠赛场上走到最后,仅仅依靠一批巨星可是远远不够的。

    穆里尼奥当赛季之所以能够带领国际米兰在欧冠中展现出“万夫不挡之勇”,便是因为他们构造出了一套防守稳固、进攻犀利的战术打法。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环境,通过大数据以及战术板对于国际米兰当赛季的战术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当时的那一支国际米兰阵中,无论是左边后卫4号萨内蒂还是右边后卫13号麦孔都是同位置上最顶尖的球员。

    在意甲联赛中,穆里尼奥更喜欢给予左边后卫萨内蒂更多的进攻自由权,这位阿根廷边路快马在进攻过程中常常高度上压到边锋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或许是为了增加战术迷惑性,穆里尼奥在欧冠中对于组织进攻的要求有所变化。

    首先,考虑到国际米兰在欧冠中的对手都是各大联赛中的顶尖强队。

    葡萄牙人减少了两名中后卫--25号萨穆埃尔以及6号卢西奥的拿球时间,以图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后场低级失误。

    其次,穆里尼奥对于边路进攻的重心也从左路转换到右路,13号麦孔在这一时期承担起更加繁重的边路组织+突击责任。

    当麦孔沿右路高度上压到右边前卫或是右边锋位置上时,穆里尼奥并不会要求左路的萨内蒂进行同步前插包抄,而是会命令他内收到两名中后卫身旁,构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