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八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点便是加强青少年足球培训系统。

    此后历经十余年发展,德国足协及各俱乐部在青训方面的年均投入早已超过1亿欧元。

    再加之德国足协的“青年球员扩展发展计划”,越来越多的足球人才得到挖掘和培养,进而有了黄金一代的诞生并赢得了2014年世界杯冠军。

    但是,如此青训并非没有隐患。

    源自巴萨的成功,德国青训最初便大量借鉴拉玛西亚的成功经验,进而设计了7级培训体制,培养了3.5万名持证教练。

    于是,区别于注重体格、身体对抗的传统风格,德国青训转而突出青少年球员基础技术、传控踢法的培养。

    由此我们看到,这样的青训开始涌现“德国梅西”“德国哈维”,却已不见“德国克洛泽”“德国戈麦斯”。

    回想2014年世界杯夺冠,穆勒、赫迪拉、克罗斯、格策等新生代球员表现不俗,但是拉姆、克洛泽、小猪、默特萨克等传统体系培养出的球员也是重要力量。

    于是,自小猪、波尔蒂等最后一批老将在2016年欧洲杯后退出国家队,你会发现德国队似乎自此失去了灵魂。

    再也没有了昔日的传统和锋芒,球队战绩自然急转直下。

    传控大行其道,青训培养犹如流水化作业。

    当自身的青训培养渐渐出现问题,德国国家队的错误引导更是不容忽视的负面因素。

    在此,不得不提的就是前任德国队主帅勒夫,以及先后四任主席因丑闻而离职的德国足协。

    2006年世界杯后,勒夫接替克林斯曼成为德国队主帅。

    接下来的2008年欧洲杯和2010年世界杯两届大赛,德国先后被如日中天的西班牙所击败。

    强弱分明的比赛场面犹如现场教学。

    如此格局让勒夫深受触动,再加之西班牙名帅瓜迪奥拉此后接过拜仁教鞭,勒夫的德国国家队也随之开启了技术足球和传控体系的路线。

    其实,德国队赢得2014年世界杯冠军,离不开勒夫在涉险进入八强后将克洛泽提升主力阵容,以及拉姆由后腰转至边卫的战术回归。

    但是勒夫依然认定传控足球、无锋体系给球队带来了质的提升和成功。

    于是,德国队在这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过往引以为傲的德式风格、铁血足球反而渐渐消失,以至于德国足球似乎越来越不像德国足球。

    国家队的战术体系和用人思路,自然对遍布全国的青训系统产生了深层次影响。

    不仅如此,在德国足协的推动下,青训体系还从竞技性渐渐向普惠性转变。

    全德如今拥有630余万注册球员,其中多达180万青少年球员,这样的强大基础本有利于优中选中。

    但是新的理念则是优先照顾更多的孩子参与足球,而不是培养不同类型的优质球员。

    正源于此,如今的德国青训侧重兴趣培养,而非能力提升,重技术、重传控,反对抗、反竞争。

    其中,U12以下的比赛不许计分和名次,在训练和比赛中不准固定场上位置、不准鼓励身体对抗,由此避免青少年球员受到打击,进而失去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例如一名青少年球员,总是踢后卫的话会因屡屡丢球而失去信心,所以“今天踢后卫,明天踢前锋”。

    这种模式确实保障了青少年足球的参与度和普及化,但是如此“温室”里培养出的花朵球员。

    先天就缺少挫折教育和对抗历练,只会在场上娴熟控球和传递,却完全背离了德国足球的传统风格。

    由此带来的最终结果就是德国球员近年来明显呈现“同质化”趋向。

    再也见不到后防线上霸气十足、铁血防守的贝肯鲍尔,见不到前锋线上舍我其谁、抗衡一切的克洛泽……

    内部问题复杂,德国足球需要立竿见影的改革。

    随着德国足球青训模式呈现种种弊端,德国足协却没有做出有效应对和改善。

    反而是热衷于政治斗争和权力站队。

    弗里克曾在2014年世界杯后由国家队助教转任德国足协体育总监,当时便发现德国足球的理念和青训出现了问题。

    弗里克当时明确警示德国足球(包括勒夫)需要调整理念与方针,否则很难与世界足坛继续接轨。

    据弗里克在体育总监任内的多次投诉,近年来的德国足球过于看重传控技术的球员,受重用的年轻一代却欠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在教科书般的青训培养下,每名年轻球员都像流水化作业生产出来的,毫无个性和特点。

    于是,这样的球员在场上只会输送保姆球,却不敢冒险和对抗,在危急时刻更是缺乏重要技能和顽强斗志。

    如今看看德国足球的现状,不得不承认弗里克的预测非常准确。

    就像德国队如今年青一代的佼佼者,穆西亚拉和恩梅加其实出自英格兰球队的青训体系。

    进一步证明德国本土的青训走偏了方向、出现了问题——若是青训的差距越拉越大,那么国家队的差距自然同样越拉越大。

    由于自己的意见石沉大海,弗里克在德国足协工作两年多后便主动离职。

    后经拜仁荣誉主席赫内斯“三顾茅庐”而回到拜仁,在困境中接过拜仁教鞭并完成了“六冠王”伟业。

    看上去,随着弗里克在去年夏天重返德国国家队,不少观点曾乐观地表示“天亮了”,却不想弗里克在德国队高开低走,在本届世界杯赛场似乎走回了勒夫留下的“无锋阵”老路。

    或许,现有的人员储备让弗里克也无从适应和发挥,可见德国足球的顽疾根本不是更换主帅便可彻底解决。

    从贪污腐败的德国足协,到“政治正确”的外力干扰。

    从缺乏合理的发展规划,到偏离正轨的青训体制,德国足球的由盛及衰蕴藏着太多太多的内部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便可轻易解决。

    由此可见,德国队连续两届世界杯小组赛出局并不冤,更像是多年来咎由自取的必然结果。

    接下来,上到德国足协,下到青训培养,德国足球需要的是一场立竿见影的综合改革。

    这场改革,对比20年前欧洲杯连续小组出局时的种种问题,所面临的挑战显然更为严峻、更为困难……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