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常务会议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刘仁轨便汇同马周、薛仁贵来到了李陌的书房。

    李陌穿越后,一直适应不了大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

    习惯性赖床了两刻钟,他才姗姗到来。

    太平县首次县委常务会议就这样开始了。

    “以后太平的各项事务就仰仗几位了。”

    李陌看了一眼三人,心情很美好,有这样三位大唐名臣协助,自己可以继续悠闲的做个技术宅男了。

    简单做了寒暄,他便开始安排各自的分工职责。

    李陌作为县令统筹各项县务,把控大局,指引方向。

    刘仁轨作为县丞主抓太平的重点工程,挖渠造田、新式工坊、太平新城等几个项目由他推进。

    马周暂代主簿一职,文书、账目、吸纳贤士、招商引资由他负责。

    薛仁贵则是重点负责全县的治安,李陌安排他尽快打造一支二百人的安保队伍,安保队成员年龄在十四至十八岁,身体素质要过硬。

    部署完事务,李陌又特意补充,让每个人尽快招三到五名副手,协助自己开展工作。

    大唐民间的人才还是太匮乏了。

    读书识字的文人全都笼络在五姓七望手里,普通的老百姓大都目不识丁。

    能捡到马周这样的漏网之鱼,绝对是侥幸中的侥幸。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书籍和纸张太昂贵了。

    唐初的书籍主要靠手抄,一卷书单单是抄书的价格就要一贯钱,合三石粮,这还不算买纸的钱。

    这个年代的纸张也非常稀缺昂贵,抛开抄书,只说一卷书的用纸也得三四百钱。

    这样的价格老百姓怎么负担得起。

    看来造纸工坊也得尽快开工建设了,李陌心里暗暗的焦急。

    “李陌,这是我昨晚制定的太平招贤计划,还请把关商议。”马周一扫往日的颓废,连夜书写了一份招贤纪要。

    他这种大才欠缺的只是施展抱负的机会,马周自己笃定,眼下的太平就是最好的平台。

    马周的计划里先是详细列举了太平现在急需的工种:匠人、书生、管事、郎中、力工。

    接着对这些工种做了简单的说明,还制定了详细的劳作时间、薪酬体系。

    比后世专业的招聘启事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陌浏览了几遍暗自钦佩,他昨日只是流水账般给马周做了一些笼统的介绍,没想到这家伙马上就发现了其中的要害。

    每个项目、工程的开展都缺不了各行各业的人才。

    尤其是匠人,木匠、铁匠、泥瓦匠全都很紧缺,多亏了前几日由王凝雪带过来二十名木匠,要不李陌这会儿都该急哭了。

    “马兄长大才,就按你写的来抓紧办吧,写个招贤榜文,抄上几百份,在周边州府都张贴一下,也许会有人慕名而来。”

    “招贤榜文?”马周疑惑的问。

    “招木匠,日三十钱,月结;管三餐,管住宿,有意者联系太平县衙张成(张老汉的姓名),类似这样的。”李陌照着后世招聘广告的行文给马周举例。

    “懂了,这种榜文,言简意赅,效果甚佳。”马周肯定到。

    “马兄长,还有一事要麻烦你,帮我把‘赏宝邀请函’抄写伍佰份,派人送至周边各地富商手中。”李陌把之前写的赏宝邀请函略微改进了一版,丢给了马周。

    “伍佰份?”在场的几人都吃了一惊,李陌这是又要搞大动作啊。

    “对,三日后,举办招商大会。”

    “何为招商大会?”这几日刘仁轨听李陌提了几次这个名词,但还没来得及细问。

    “就是把富商都召集起来,拿出太平新城的部分商铺、五百亩田地、几个新式工坊用来拍卖,价高者得。”李陌简单做了解释。

    “太平新城不是还没开建吗?”马周不懂李陌的套路。

    现在的大唐还没有后世那种卖楼花的理念,在他们的眼里做生意就是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不是有沙盘模型嘛,每个待售商铺标注详细的结构、尺寸、交付时间即可拿来售卖。可以分两次付款,拍下后付七成,交付后再付剩下三成。”

    “这样售卖确实可行?商贾可都是精明人士。”刘仁轨的思想一贯比较保守,他对李陌的想法很是怀疑。

    “兄长放心,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这几日,李陌早就安排罗胖子在大肆宣扬万亩良田和太平新城的事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