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四大发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诸位请看,图中所画乃是本府翻阅前人古籍偶得的四种农具。”李陌又开始详细的做起介绍。

    “图一是一架水车,其形状犹如龙骨,故名‘龙骨水车’,这种水车始于东汉,魏晋马钧曾予以改进,本府在原有基础之上略微调整,以水力自行带动,无需任何人力畜力,三架水车可保障一条河渠常年满水,三条河渠汇成一条主渠,可保障万亩农田全年灌溉,再无旱灾。”

    “凝雪姑娘,本府这龙骨水车是否可解决你的疑惑?”介绍完后,李陌诚恳的征询王凝雪的意见。

    “李明府奇思妙想,博览群书,凝雪不枉此行,只是不知道这样一架巧夺天工的龙骨水车要造价几何?”王凝雪先是表达了钦佩,接着又追问到。

    “额……这个……就是一些木料,两名成熟木匠,十日便可完成,成本不到五贯。”

    “什么?一架水车才五贯?”姚仁礼听后,惊得下巴都差点掉了,“那岂不是说不到五十贯就能解决万亩良田的灌溉问题。”

    “也不能完全这么说,开渠的代价还是很高的。”李陌谦虚的回应。

    “图二是一种耕犁,名为‘曲辕犁’,乃是本府借鉴北朝的长曲辕犁做了适当改进,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

    “使用曲辕犁,一人一畜,每日可耕作农田五亩,可谓省时省力。”

    “兄弟,这种曲辕犁真的一头牛就可以拉动?”罗胖子不敢相信的问到。

    唐初的旧式耕犁长九尺,采用的乃是两牛抬杠式的耕作方式,两头牛一天最多也就能开垦两亩农田。

    “一头牛不光可以拉动,而且泥土还可以深翻一倍。”李陌耐心的做完解释,不顾罗胖子不可思议的神情,继续做着讲解。

    “图三是独轮车,取自孔明先生的发明,有了它再配合牛马车,可以方便的在挖渠造田时转移泥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李陌逐一给在场的三人讲解着几件工具的功能和好处,只看草图,觉得很是普通,听了他的讲解,在场的三人全都是目瞪口呆的表情。

    姚、罗、王都是生意人,生意人最注重的就是借助工具降低成本,提升功效,他们瞬间便可以看出这些农具的价值。

    看着不起眼的几件农具,几乎可以数倍的提升效率,甚至改变大唐的农耕格局,每件都是了不起的功绩。

    更为了不起的是,这几件农具成本都低的离谱,最贵的龙骨水车造价五贯,曲辕犁不过八百钱,而独轮车才五百钱。

    “李明府,这第四件器物看起来像是舂臼(舂米工具),有什么妙处吗?”王凝雪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李陌所画的第四件工具是什么了。

    “凝雪姑娘果然才思敏捷,这第四件工具叫做水碓,是一件靠水流力量来自动舂米的机具,可以数十倍的提高舂米的效率。”李陌继续详细的做着讲解,“这算是本府的一点尝试吧,因为靠水流的力量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

    “数十倍?此话当真?”姚仁礼实在是想都不敢想,这会意味着什么。他自己也是种粮大户,家中良田超过两千亩,就这么一件小小的舂米农事,有了这个工具,可以让他省去几十名壮劳力十日的劳作。

    “可能还不止。”李陌自信的回答。

    王凝雪没有发言,刚才李陌提到的水流的力量仿佛给了她不少灵感,她在深入的思考,靠水流的力量,还能做些什么。

    罗胖子则是在想着独轮车是不是可以用来倒夜香,这样的话能省去不少畜力。

    “李明府大才,小女子今日开眼了。”看到这里,王凝雪已经对李陌的能力深信不疑,“不知明府邀我们过来,到底是需要我们做些什么,还请明示,小女子自当鼎力相助。”

    “几位恩人,本府对你们屡次慷慨相助深表感激,今日是想和大家做一场生意。”李陌表达完感激之情,又挂出一幅图。

    “诸位请看,这就是本府准备开发的万亩良田示意图。”

    “图中用数字一到十标注的十个地块,紧邻水渠,每块五十亩,本府欲作价,每个地块粟米五百石进行出售,用做以工代赈的粮食。不知几位是否有意购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