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七章 三征准噶尔 荡平朔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噶尔丹率骑兵三万,东掠位于克鲁伦河流域的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然后沿河而下,进驻巴颜乌兰(今乌兰巴托东南)以东地区,扬言借俄罗斯鸟枪兵六万大举攻漠南。

    康熙遂召各大臣会议,再决亲征。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廷发兵约十万,分三路出击。东路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兵九千越兴安岭西进,西路由抚远大将军费扬古、振武将军孙思克率兵四万六千分别由归化(今呼和浩特)、宁夏(今银川),越过沙漠,于翁金河(今蒙古国德勒格尔杭盖西)会师,而后北上,康熙帝玄烨亲率中路军三万四千人出独石口(今河北赤城北)。三路大军约期于克鲁伦河一带歼灭准噶尔军。

    三月,中路军先抵克鲁伦河,逼近准噶尔军,东西两军,道阻不至,又讹言俄兵将到,大学士伊桑阿甚是恐慌,力请回銮。

    康熙帝怒道:“朕祭告天地宗庙,出师北征,若不见一贼,便即回去,如何对得住天下?况大军一退,贼必尽攻西路,西路军不要危殆么?”

    康熙叱退伊桑阿,命禁旅疾趋克鲁伦河,手绘阵图,指示方略。从行大臣,还是议论纷纷,各执一见,康熙帝遣使噶尔丹促他进战。噶尔丹登高遥望,见河南驻扎御营,皇旗漂荡,内环军幔,外布网城,护卫兵统是勇猛异常,遂弃庐帐、器械,乘夜西撤。

    翌日,清军渡河,北岸已无人迹,康熙帝即命马思喀为平北大将军,坐镇巴颜乌兰地区,命内大臣纳兰明珠尽运中路军之粮以济西师。旋自率前锋追击三日,至拖诺山(巴颜乌兰东)而返。命内大臣明珠,把中路的粮草,分运西路,接济费扬古军,并传令费扬古西路军截准噶尔军退路,设伏袭击。

    噶尔丹奔驰五昼夜,已到昭莫多,昭莫多地势平旷,林箐丛杂。此时清军西路也已进抵昭莫多。费扬古以逸待劳,将东阵兵陈于山上,一部沿土拉河布防于西,骑兵主力隐蔽于树林中,以孙思克率绿营兵居中,旋派四百精骑至准噶尔军营地挑战,诱其入伏。

    噶尔丹眼见拥出一彪兵来,统是步行,约不过四百多名,噶尔丹手下尚有万余人,统是百战巨寇,对这四百清兵全不在意。大众争先驰突,清兵不敢抵抗,且战且走,约行五六里,追至昭莫多,两旁小山夹道,清兵从山右趋入。

    噶尔丹勒马,遥见小山顶上,露出旗帜一角,大书大将军费字样,便率众上山来争。清兵据险俯击,矢铳迭发,藤牌兵继之。准噶尔军毫不惧怯,前队倒毙,后队继进,幸亏清兵阵前,设列拒马木,阻住敌兵,噶尔丹乃止住东崖,依崖作蔽,一面令部兵举铳上击,声震天地,自辰至午,死战不退。

    费扬古见其后阵不动,知妇女和驼畜所在,即令一部迂回横冲,一部袭其后阵。准噶尔后队统是驼畜妇女,只有一员女将,身披铜甲,腰佩弓矢,手中握着双刀,脚下骑着异兽,似驼非驼,见清兵掩杀过来,她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