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若遇刺,宁王当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前朝臣相张晋河之子张学持给宁王殿下请安!”

    “张学持?”高世忠刚给张家策反,在案卷上张学持是男丁,在张家冤案发生时,张学持已年满十二,被论了斩,可现在,他却活生生地站在了金殿之上。

    “说说,这是怎么回事?”文丞相迈前一步,俯身看向张学持,果然,这孩子的样貌与张晋河有几分相似。

    文志斌从几个年青人的脸一一巡了过去,从几个人的眉眼中,隐隐约约能看出,这几个人似乎都是兄弟。他知道此时非同寻常,当年张家虽是冤案,但该死的人却活的好好的。

    张学持朝着兰亭又一嗑首,自动交代,“在淮安湖炸沉皇上画舫的正是罪民的弟弟张学龙。我们兄弟二人当年被永安候从死囚室时带走,让我们做了赵家的死卫。后来弟弟被安排在了皇上的身边,成了龙卫。”

    赵传铭再也沉不住气,猛地怒指张学持,所有气血涌至咽喉发不出一丝声音,他想不到张学持会背叛赵家,气得全身乱颤,最后方从喉咙里逼出一句话,“休得胡扯,是谁教唆你污蔑我赵家?”

    当年张学持他们几个兄弟确实因为赵家活了下来,那些未成年被流放的弟弟也被赵家从千里流放之地带回西凌,成为了赵家的死卫。只是赵家没有想到,十向年后,兰锦会为张家平反。

    赵家担心张家一旦平反,那他们兄弟七人就不会象如以往那般誓死孝忠,他们也曾想处死这七个兄弟,可要训练出七个死卫太难!尤其是张学龙还晋升到帝王信任的贴身龙卫之一。

    最后,赵家心生一计,以赵家其它六个死卫的性命相肋张学龙,逼他犯下弑君的谋逆,这一来,那就拉了张家再一次淌进了混水之中。

    张学持收弟弟死亡的消息后,恰好被卫扬找到,卫扬告诉他们,想彻底摆脱赵家,只有配合宁王扳倒赵家,戴罪立功,否则,不要说他们自已难保,就是他们的几个好不容易从永恩寺出来的妹妹,将来也有可能成为赵家威胁他们的武器。

    张学持想起弟弟如今尸骨不存,要还背上弑君之名。想起在受训时的那些年,那般的苦他的弟弟都咬着牙熬了下来,若非是走投无路,张学龙又如何会抱着同归于尽之心?

    定是张学龙既不想自已的兄长们因他而死,又不想张家好不容易平反后,再一次背负起谋逆之罪,索性让自已炸个粉身碎骨。

    仇恨如心中一根冰冷的刺破胸而出,烈烈仇恨蔓延至眼睛,他狠狠地盯着永安候。

    路走到了这,除了今日配合宁王扳倒赵家,张家彻底平反外,他们无路可走!

    这一次,他们带来了赵家所训练的龙卫中的死卫名单,当一个个人名被张学持念出来时,竟然还有前朝废太子谋逆时,被兰御谡问斩的一些罪臣的后人。

    张学持清楚地告诉金殿上的人,这些年,他们名为龙卫,实则是赵家的死卫。他们为皇上搜集到一些得要消息,都是先经过赵家,而后才送到皇帝的手中。

    在龙卫当中,死卫的比例虽只有百分之七,但却是最精锐的。

    张学持的一番话听得一殿的大臣感到一阵心寒,心想,今日若非是宁王,让赵家一旦得惩,那这天下岂不要是改姓赵?

    赵传铭一言不发,到了此时,他反而冷静下来。在证据面前,想要辩驳也是无济于事,他冷冷一笑,眸中溢出暗冷,抖了一下手中的丹书铁卷道,蓦然,仰天长笑,一字一句道,“宁王,可惜你算迟了一步,有丹书铁卷在,你休想动赵家一根寒毛。”

    兰亭悠然起身,一身紫袍流泻而下,三分闲然七分贵气,“不错,丹书铁卷不仅能号令禁卫军,还可以免死。如果你赵传铭有丹书铁卷,本王确实无法论你赵家之罪,可惜,你没有!”

    兰宵看了大半个时辰的势闹,此时禁不住吃吃一笑,兴灾乐祸道,“难道,安候手上的丹书铁卷是假的,我猜也是,父皇那老谋深算的人,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东西给一个外戚?”兰御谡赐婚给兰锦和赵十七,如果兰御谡意属兰锦登基,那他就决不可能纵容赵家,外戚专权这向来是兰御谡的心头大忌。

    兰亭不理会兰宵,双目微沉,眸光落向永安候手中的丹书铁卷,寒芒乍现,“百年前,绣制这三卷的丹书铁卷是当年扬州的叶家,如今的叶家嫡系传人正是宫里持掌尚工局的叶尚宫。本王把三册的丹书铁卷放在一处,让叶尚宫来辩认一下,这卷的绣工是不是她们叶家家传。”

    兰亭的话如堤醐灌顶,百年前,叶家的双面绣闻名天下,虽然这巧密的针法带给叶家几十年的昌盛后,最终这种针法流传到民间,但是,民间流传的双面针刺绣法全是模仿,毕竟无法与叶家正宗传人相比。

    而丹书铁卷是百年前的旧物,当年的会双面绣的,也只有叶家的祖师婆婆。

    永安候触到兰亭带着深意的眸光,那眼梢处微微抖动的笑纹,让他生出一种心惊肉跳之感。他突然就想到赵老夫人曾跟他提过,赵十七在永恩寺附近曾被小盗贼抢劫过,好在那小盗贼不识字,没有拿走赵十七身上最重要的丹书铁卷。

    此时他已意识到他手上拿到的丹书铁卷很可能是假的。他深悔,自已竟然如此胡涂,在宁王已控下永恩寺周边的情况下,怎么还可能有小盗贼存在?分明这一切就是宁王欲擒故纵之策,让赵家以为有了丹书铁卷就有持无恐。

    兰御诚再次变了脸色,尤其触到兰亭那似笑非笑,象极了年青时的兰御谡的眸光时,心中一片寒凉,他缓缓退了数步,被一旁兰宵用肩顶了一下,才微微稳住摇晃的身。

    叶尚工被传出金殿时,另外两卷封存的丹书铁卷也同时被呈上了大殿之上。

    “叶家第十三代传人叶妙文见过宁王殿下,见过从位大人!”叶尚工在皇宫里已有三十个年头,一直屹立不倒,除了有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她深谙深宫之道。

    卫扬毫不客气地扬嘴轻笑,“叶尚宫,拿出你的本事,让众位大臣瞧一瞧,你们叶家百年前所绣制的绣品与流传民间的赝品有何不同!”

    叶尚宫恭恭敬敬地应了一声,“是,将军大人!”便走到一张方桌的旁边,在高世忠和文志斌的相助下,轻轻揭开桌上的大红罩,上面三张明黄的卷帛一列平放着,她自然不知道哪他们要她辩认的哪一张是假的。

    文志斌、高世忠等重臣作为见证人居于两旁,众人皆是屏息静气地观望着事态的发展。

    一柱香后,叶尚宫朝着兰亭一拜道,“宁王殿下,从外观看,无论是绣工还是所用的材质,及卷帛的重要,三张卷帛都差不多,但方才奴婢用透光的方法看后,发现其中有一卷与其它两卷稍有不同!”叶尚宫小心翼翼地拿起中间的一幅卷帛,指着卷书右侧的“御赐”两个字道,“这里有所不同。在另外两册上所绣的是双面绣,在绣字的背后似乎隐藏的两字,而这一幅肯定没有。”

    叶尚宫尚未开口,在她拿起中间一副时,赵家三兄弟的脸色已经变得死白。尤其是赵传铭,已失了惯常的冷静,紫袍下,双手紧握,指尖狠狠地刺进了掌心之中,这个打击势如洪水般冲上了他的胸膛,席卷着他连站都站不稳。

    方才,为了公平起见,兰亭让他们三兄弟摆放卷帛的顺序,他亲手将其放在了中间,而后,又是他们亲手将红布罩上。所以,叶尚宫辩别前,根本无从得知哪一卷是真哪一卷是假。

    高世忠接过叶尚宫手中的卷帛,两面翻转后,疑惑道,“可这后面除了一只金龙外,什么也没有!”

    叶尚宫展颜一笑,“高大人,请恕奴婢方才没有说清楚,叶家的双面绣奇就奇在这,这背后暗藏二字是夹藏在中间,要证实的话,就要折掉这三幅的卷帛。”

    众人尚未明白,高台之上就响起兰亭冷漠的声音,“折!”

    那日他从赵十七手中拿到丹书铁卷,而后,他是原封不动地放回赵十七的手中。他想赵家反,就要让赵老夫人相信,赵家手上所持的是真正的丹书铁卷,为了慎重,他没有在那丹书铁卷上动过手脚。

    赵家拿到的丹书铁卷事实上是真品。

    真正被动了手脚的是皇宫大内所收藏的另外两幅。

    这个主意是沈千染所想,当年她在赠予申柔佳的江南彩帛暗中动了手脚,就是借用了她高超的刺绣手法。叶氏的不传双面绣早在五十年前就被宁家所收买,而她自幼不能上私塾念书,倒是学了一手的好刺绣,尤其是被沈老夫人囚于北院那五年,这是她唯一能让她心静下来打发时间的事,这一套双面绣法不仅叶尚宫懂得,她自然也懂。

    “是!宁王殿下!”叶尚宫微一躬身后,便让宫人拿出整套刺绣的工具。

    足足用了一个多时辰,方将三面的明黄卷帛全部折成两幅,果然,左右的两幅后面都有极小的明黄两个字‘德圣’覆在‘御赐’的后面。

    “德圣”是开国皇帝的年号,所以,这两个字也暗藏了玄机。

    叶尚宫终于松了一口气,她拭去额间密密麻麻的汗珠,启声道,“宁王殿下,众位大臣,这绣品是用一根线完成,所以,很难仿制,这也是叶家当年的绣品千金难求的原因。”

    叶尚宫退下后,大殿之上众臣鸭雀无声。

    高台上,兰亭负手而立,大型宫灯下,他眉如墨画,嘴角淡噙一丝浅笑,凤眸微眯,“高大人,你主事刑检司,请问,赵家的罪应以什么而论?”

    高世忠深深地朝大殿高台一躬身,谨声回道,“回宁王殿下,赵家弑君、谋逆、两罪并罚,按西凌的律法,诛三族!”言简意陔!

    兰亭嘴角的笑纹渐渐扩大,语声轻描淡写,“赵家的罪已是昭然天下,既然父皇让本王监国,那本王代父皇下旨,赐赵氏一门,男丁十二岁及十二岁以上关押死牢论罪,十二岁以下的男童随女眷一同关进大理寺监。”

    永安候躯一震,眸现惊疑、震撼、无法置信交替出现,最后,竟是哈哈大笑,指着兰亭讽刺,“宁王殿下,只怕你没有资格监国!”话一顿,永安候的眼中浮起浓浓的戾气,他紧紧攫着高台之上的兰亭,阴阴而笑,一字一顿,“因为,你根本不是皇上的亲骨肉,你不过是前朝废太子兰御沐的私生子!”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