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 储秀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着沈菡踩着浴凳进入浴桶。

    一个澡洗完,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时辰。

    这还不是最费功夫的,最耗时间的是弄干头发。

    青衿拿着一摞干布,从头皮开始,一点点吸去沈菡头发上的水汽,一块干布只吸一次就要换下一块,这样才能保证干得快。

    紫芙把屋里的巾架熏笼移过来,将沈菡长长的头发搭在巾架上。两人一个用下方的熏笼烘干,另一个托住沈菡长发的末端防止头发滑落。

    就这样一节一节地烘,又是大半个时辰才将沈菡的头发彻底烘干。

    两人累得胳膊酸疼,沈菡也坐得腰酸背痛。

    紫芙将巾架熏笼移回去,捏捏又酸又僵的胳膊,忍不住叹一声“亏得格格得宠,内务府给送了炭,要不然单用干布,不知道得多费多少工夫。”

    青衿扶着沈菡起身梳妆“可不是,有了这些炭,屋里头也暖和多了。”

    之前在丽景轩的时候,夜里冷得所有人只能挤到一张榻上睡。就是白天,为了多点热乎气儿,也只能在一个屋里聚着。

    那才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呢。

    其实按规矩这炭例该领到五月才停,可内务府说炭不够用了,明着克扣,不得宠又没有门路的能怎么办

    只能受着了。

    小格格们位分低,份例里的炭本就少,冬日里取暖都不够用,根本攒不下。

    如今不过刚进四月,宫里屋子阴寒得很,一没了炭,可不就要冻出个好歹。

    沈菡想起之前在丽景轩的生活也是心有余悸。

    这么一想,刚才这一通折腾也不觉得麻烦了。

    沈菡打起精神,在妆匣里翻了翻,拣出一只金镶绿松石的海棠压鬓递给青衿“带这个吧。”

    这是皇上前段时间刚赏下来的,绿松石细腻,海棠清新,沈菡当时一见就很喜欢。

    现在清宫的发式还十分简单,一般只在头顶挽髻,也可以在后加燕尾,最多梳个小两把头,所以首饰也不用太繁复。

    青衿接过来,将压鬓簪在沈菡发髻的正中,又在两侧点缀了两枚小巧的珠花,免得太单薄。

    紫芙从衣箱里捧出一件嫩姜黄缎地团绣缠枝花卉的圆襟氅衣

    “格格瞧这件怎么样,针线房今儿送来的春装里,奴婢瞧着这件最衬格格。”

    沈菡扭头一瞧也是眼前一亮这衣服做得可真漂亮

    宫里份例里的衣料多是深色、亮色的,穿上显得人硬生生老了好几岁。

    这匹却是极少见的浅色系,是皇上知道她喜欢,特地赏下来的。

    沈菡为了做这件旗装,还让紫芙拿银子去打点了针线房的人,详细说了要什么样的样式,没想到成品比她想得更好。

    现在的旗装主要是舒袖、窄袖的,款式也没有那么多花样,从头到脚宽、大、平、直,能把人丑哭了。

    不过感谢现代让人眼花缭乱的清宫剧,各色款式不一的旗装,沈菡不知道刷过多少,她虽不是专业人士,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

    而且针线房不愧是皇权下培养出来的高精尖人才,她只是大概说了个意思,她们做出来的可比想象中漂亮多了。

    紫芙指着百蝶穿花的葱绿镶边挽袖道

    “也是格格有巧思,奴婢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漂亮的旗装呢,这袖子可真别致。”

    格格肤白,手也生得温润细腻,这衣裳穿上,葱绿夹玄青的袖子在手腕处这么一挽,紫芙只觉得怎么瞧怎么好看。

    沈菡穿着新衣裳在镜子前转着圈的照原身的脸是个大杀器,美人儿可爱

    配上新做的兔毛围脖和斗篷,再带上手护,特别有金枝欲孽那范儿圆梦了

    从头到脚收拾得一丝不差,外头来接人的车也到了。

    掌事姑姑满脸堆笑地伺候沈菡上车,紫芙跟在车旁伺候,青衿则留下收拾一地狼藉的屋子。

    天色已经接近全暗,四周一片肃静,吱呀的车轮声在狭长幽深的宫道里显得格外清晰。

    车到隆福门就停了乾清宫是皇帝寝宫,其他人是没资格在内乘车坐轿的。

    紫芙扶着沈菡下车,押车的太监和隆福门的守门太监交接,留下收拾车的小太监。

    余下一行人过了隆福门,沿着弘德殿、交泰殿的宫道一路疾走,终于在酉正时分赶到了昭仁殿。

    押车太监又和昭仁殿门口的太监交接好,这才算是把差事办完了。

    昭仁殿是乾清宫的东配殿,也是玄烨的寝殿。玄烨嫌乾清宫暖阁不够宽敞亮堂,平时处理完政务,多是在昭仁殿休息起居。

    门口太监向内通传后,主仆二人跟着昭仁殿的领路太监越过宫门。

    此时的昭仁殿内灯火通明,院子各处都有太监候着,所有人垂首肃立,鸦雀不闻。

    到了正殿门口,紫芙扶沈菡跨过高高的门槛,服侍着她宽下围脖斗篷,便退回门边候着了。

    屋内暖意融融,沈菡拿帕子轻轻擦了下因为赶路微起汗意的脖子,深吸一口气,向东暖阁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  1、关于小选及四妃的身份

    最新揭秘清史档案显示,四妃都是包衣旗出身。

    大阿哥胤褆生母据档案显示,为乌拉那拉氏,与明珠无亲缘关系,详见清代后妃杂识,百度百科。

    清初的时候,小选并不是专门用来选宫女的,它的全名叫内务府选秀,选阅上三旗包衣女子,皇上会亲自阅看,其第一个目的还是为皇帝选秀女,使皇家掌握包括八旗和上三旗包衣所有女子的婚姻权,借此使满洲内部对皇室形成极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包衣旗在当时的地位并没有清末那么低,包衣里家世差别也很大,有高官显贵,也有普通杂役。外面八旗大选家世也有好有坏,也有普通旗人,家里不一定比包衣官高。所以清初的时候,内务府选秀中是会出现大量官员之女的。德妃的祖父曾获封爵位,官至内大臣,宜妃、惠妃、荣妃全部出身包衣,家里父兄都有官职,他们的家族可能这支在包衣旗,那支在外八旗,但其实是一个祖宗。

    所以清初内务府选秀,其本质上是对所有满洲官员之女的婚姻掌控权的扩大。

    康熙前期大多数生育的嫔妃几乎全部出自内务府选秀,孝庄也很喜欢挑选女子送给孙子。

    内务府选秀的秀女还有一个出路,被挑选为王府、王公的侧室,侍妾,简而言之,阿哥的藩邸格格很多来自于此,最后可能成为侧福晋,或阿哥登基,成为妃嫔。

    清中后期,一方面,包衣旗中很多显贵人家因为军功成妃外戚等原因被抬旗,不再参加内务府选秀,另一方面,还在包衣旗的大官家里,会想办法让女儿免选,避免女儿没成为妃嫔反而成了宫女。雍正下了旨意,家世好的内务府秀女只能伺候高位妃嫔,低位分的妃嫔只能用出身低的宫女,总之内务府选秀中的秀女慢慢只剩了普通人家的女儿,也就是我们后世基本认知中的包衣了,所以就变成选宫女的了。

    但在最初制定政策时,其本意和功能并非完全如此。只看康熙朝那么多包衣主位,就知道在开始时包衣籍中优秀女子还是很多的,不管是家世教养还是样貌,都不一定低于外八旗。

    特别是大选在清初时也并不是严格三年一选的,在没有大选时,小选就为皇帝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秀女。没有被皇帝挑中的,才会成为宫女。

    2、苏拉太监:苏拉指清代内廷机构中担任勤务的差役,是清宫中的低级杂役人员。一般由贫苦汉人或者贫苦旗人担任,地位不如太监,可以娶妻生子,一般在御膳房、太医院等地干活,见不到皇帝。苏拉太监则是地位比太监更低的杂役太监。

    3、清初典章未完善,此时后宫等级待遇比较混乱,即使是同一个等级的妃嫔,待遇也不一定一样。

    4、清宫述闻载,昭仁殿圣祖仁皇帝在御时,日夕寝兴之温室也。国朝宫史续编

    5、清代后妃杂识载

    康熙四年至十五年后宫位份

    皇后

    妃

    福晋

    小福晋

    格格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