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吹角连营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情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

    金熙宗皇统九年(1149),金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完颜亮干掉了金熙宗。www.Pinwenba.com自己做上了皇帝。完颜亮这个人大家并不陌生,这个人一生有三大梦想。

    第一,国家大事他说了算。完颜亮想过皇帝瘾,为此,他把金熙宗给干掉了,自己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第二,干掉南宋,一统中原。完颜亮喜欢指着别人得鼻子训话,为此,他连都城都迁了,积极发动对南宋的战争。

    第三,享尽天下所有美女,尤其钟爱中原美女。北宋有一个著名词人叫柳永,他写了一首名叫《望海潮》的词,把江南的美景与繁华描写得淋漓尽致。完颜亮读了后,心中是无限的向往,日夜想着怎样与中原的绝色美女共赴巫山云雨。

    第一个梦想完颜亮是实现了;第二个梦想还没能实现;第三个梦想就目前而言只实现了一部分。据说,完颜亮爱美人爱到难以自拔的境地,他连自己的亲外甥女都不放过,更别说底下那些臣子以及普通百姓家的女人了。总之,是美女她都要。

    为了尽快实现第二个和第三个梦想,完颜亮口出狂言,说“百天之内,一定灭掉宋国”。然而,完颜亮实在是低估了南宋。根据张颖的《魏胜传》记载,完颜亮口出狂言后,南宋的民间起义者举不胜数,“忠义之士蜂起……奋起者不可殚纪”。当时,大名府的王友直、海州府得魏胜、胶州府的开赵以及济南的耿京等,纷纷聚众起义。

    在这些起义的队伍中,实力最强的是济南府耿京所领导的队伍。正是出于这种形式,辛弃疾所召集的2000余人马也加入了耿京的队伍。于是,本文所要讲述的主角——辛弃疾便从这里开始。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作为开始,是因为在这一时期,辛弃疾做了两件特了不起的事。那么,辛弃疾到底做了什么事呢?

    先说第一件事。这事还得从一个名叫义端的和尚说起。根据《宋氏·辛弃疾传》中的记载,说“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这个叫义端得和尚在讲经之余喜欢谈论军事,大概是因为这个缘故——有共同语言,辛弃疾跟他有些交往。当义端看到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很受器重,再加上辛弃疾的劝说,他也心动了,自己也拉了1000多人的队伍,投奔到耿京手下。一开始的时候,这个义端还人模人样,像个干事的。可时间一长,他就觉得在耿京手下多半没什么出息。于是,这家伙就想着开溜——或许是想另起炉灶,又或者是想投奔金军。总之,他干了一件特不地道的事,把义军的大印给偷走了。

    这还了得,要知道这大印就跟皇帝的玉玺差不多作用的,那可是权利的象征。如今,被一个念经诵佛的和尚给偷走了,耿京气得火冒三丈,指着辛弃疾就开骂,说你怎么引狼入室啊!这和尚就是一奸细,现在他逃走了,我要治你的死罪。

    辛弃疾也没想到这个义端会干这种事,虽然心里委屈,但是他也想着再怎么说义端也是他介绍进来的,自己也难逃此咎,于是就说,请给我三天时间,我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到时再杀我也不迟。耿京见辛弃疾都这样说了,就同意给辛弃疾三天的时间。

    义端能到哪里去呢?辛弃疾反复的思量,觉得他很有可能失去投奔金军去了。于是,辛弃疾快马加鞭,朝金军的驻地方向追去,果然不出辛弃疾所料,义端真的是去投奔金军去了,义端知道辛弃疾的厉害,赶紧求饶,说“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宋氏·辛弃疾传》)在这里做一点补充说明,什么是青兕呢?这是传说中的一种青色犀牛,据说体型相当的庞大,而且重达千斤。义端为什么要说辛弃疾是青兕呢?传说辛弃疾曾偶遇一个神仙,可能是跟他有缘吧!这个神仙一看辛弃疾的这般模样,顿时一惊,辛弃疾不是凡人啊!他是青兕转世,乃金人的克星。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其实,这世上哪有什么转世之说,不过是为了说明辛弃疾这个人相当凶猛厉害而已。

    根据《龙川文集》中的记载,辛弃疾的朋友陈亮曾这样形容他,“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说辛弃疾的眼光如炬,其锋芒与气度可以映照天下的英雄豪杰,背上的肌肉浑厚结实,足以承受巨大的重量。陈亮的这个形容显然很夸张,但是,这至少说明辛弃疾因为从小习武的缘故,已经将身子骨练就得如同钢筋铁骨一般。

    而根据《龙洲集·呈稼轩五首》的记载,说辛弃疾是“精神此老健于虎,红颊白须双眼青”。这儿形容有点意思,跟“青兕”联系起来了。你说,辛弃疾就跟那红了眼的“青兕”似的,那义端见了还不吓得屁滚尿流。但辛弃疾可管不了那么多,他生平最恨金人,如今义端原本大宋子民,却去投靠金人,岂能饶他?于是,辛弃疾手起刀落,义端的脑袋就搬家了。

    通过这件事,辛弃疾在义军中的威望大增,耿京也更加器重他。之后,在辛弃疾等人的精心谋划与努力下,耿京所领导的义军人数最高的时候达到30多万人。我们说陆游是跟金兵小规模的干上了几仗,这辛弃疾可不是小打小闹,直接跟金兵的大部队正面交锋,杀敌无数。所以,当陆游跟辛弃疾见面的时候,陆游简直是佩服得不得了。

    在完颜亮南侵不久,辛弃疾就曾带领义军对济南和淄州进行大规模的攻击,并且采用灵活的战术解了海州之困。当时,以魏胜所领导的义军被围困在海州,形势危机,辛弃疾果断出击,救义军于危难之中。在胶西陈家岛战役中,辛弃疾配合负责南宋海路防务的将领李宝,使得完颜亮由水路入侵江浙一带的计划落空。就这样,辛弃疾的声名越来越大。

    再说第二件事。正当辛弃疾声名大振的时候,金国与南宋的形式陡然逆转,这使得辛弃疾及其各地的义军受到严重的考验。那么,到底发生什么是了呢?原来,一开始完颜亮南侵进行得相当顺利,但是当他打到长江边上的时候遇到大麻烦了。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即公元1161年,完颜亮打算从采石矶这个地方渡过长江。这样一来,如果渡江成功,南宋的最后一道天然凭险就没了,情况十分危急。

    然而,也正是在这危急的时刻,完颜亮栽在一个书生手里,这个书生就是虞允文。宋军因此取得了著名的采石矶大捷。完颜亮气得不行,居然栽在一个书生手里,正想着要报此仇。让人快哉的是“屋漏又遭连夜雨”,完颜亮的后院起火了,被完颜雍摆了一道,皇帝位子易主了。完颜亮心里大惊,完了,这次真的完了,这次不仅美女没捞到,连皇帝位子都保不住了。

    不过,完颜亮就是完颜亮,不是江湖上的小瘪三,一遇到问题就乱手脚。他想着反正我手里还有这么多兵士,不如置死地而后生,兴许还有反败为胜的希望,等把南宋给解决了,顺便捎带一些美女回去,再把完颜雍给解决掉。主意是挺不错的,如果此时兵将一条心,那好办。问题是现在人心不稳,他手下的兵士闹兵变,把他给宰了。

    本来,在对南宋而言是大好形势的情况下,宋高宗应该下令一鼓作气,收复更多的失地。然而,他没有,一心想着求和。金国瞅准南宋皇帝的性格弱点,使用柔和之术,决定停战、求和。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意味着金国和南宋的老百姓暂时不再受到战争之苦。从小的方面来说,像辛弃疾那样起事的民间抗金队伍只要不再闹事,就是名正言顺的良民。对此,张颖的《魏胜传》里有相关记载,“在山者为盗贼,下山者为良民”。

    南宋的主和派采取的这一招够毒啊!毒在哪里呢?我们知道,一般农民起义,为什么都要失败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坚强的核心领导,自身内部分裂与内耗。因此,当时有很多义军几乎是一夜之间鸟兽散,举个例子来说,河北大名府王友直领导的义军,规模达到10万余人,就是因为受到“在山者为盗贼,下山者为良民”的影响,手下的人几乎跑了个精光。后来,他投奔南宋,手里的弟兄“众不满百”。

    在这种情况下,耿京所领导的义军内部开始出现分化,这次分化使得辛弃疾声名更上一层楼。辛弃疾看到自己所在的义军人心动摇,如果还不想法子,肯定跟王友直所带领的义军的下场一样。与其作鸟兽散,还不如投奔南宋。于是,辛弃疾跟耿京建议,说我们还是投奔南宋吧!这样总比让兄弟们一盘散沙好。耿京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比这更好的办法,就同意了辛弃疾的建议。不过,问题出来了,由谁去跟大宋的主沟通呢?耿京决定让贾瑞去联系宋高宗。别看贾瑞在战场上跟金兵对干毫不含糊,如今要让他去跟宋高宗接触,他胆怯了。为什么胆怯呢?原来,贾瑞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他担心到时不知道如何去说。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一个有见识有文化的人去。这一来,辛弃疾成了最佳人选。

    绍兴三十二年正月,即公元1162年,辛弃疾奉表归宋,与贾瑞一行13人从楚州到达建康,当时宋高宗也正好在建康,见到辛弃疾一行人前来,高兴不已。辛弃疾被授承务郎,属从九品官,贾瑞为敦武郎合门祗候,属正八品官。由于耿京是义军领袖,他被封的官要大得多,为天平军节度使。此外,义军的一些大小头目约几百号人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赏。

    然而,正当辛弃疾等人走在回归的途中的时候,一件让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事发生了,这就是义军的首耿京被杀身亡。是谁会在这当口干这事呢?不是别人,就是义军的将领张安国。这张安国名不如人,是一个阴险的反骨仔。在金人的诱降下,他趁着贾瑞于辛弃疾不在,纠集了一帮弟兄在耿京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闯进营帐把他给杀了。这样一来,义军就群龙无首了,义军阵脚大乱,大有一散而尽的趋势。

    此时的辛弃疾一干人等正在海州,听到耿京被杀的消息,顿时大惊。怎么办?是弃之不顾还是为耿京报仇,辛弃疾果断的决定,一定要生擒张安国,以解心头之恨。于是,他跟海州的守将商量,当即就有不少将士要求跟辛弃疾一同前往。就这样,辛弃疾带了五十名勇士直趋山东。关于这一次行动,洪迈在《稼轩记》中有详细记载,“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辛弃疾赤手空拳的带领五十骑人马,游刃有余的穿梭在五万人的敌营中,把张安国给生擒了,然后就像抓兔子似的,把张安国夹在胳膊下就跑。一路上束马衔枚,历尽艰险到了宋金的边界地区淮水,途中昼夜未进一粒粮食。辛弃疾的这种英雄气概,就连那些平时胆小如鼠的人都为之感到振奋不已,皇上召见他的时候,止不住连声赞叹。

    如果洪迈的记述属实,那辛弃疾可是相当的厉害。你想想,五十骑人马冲入五万人的敌营,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这绝对是顶尖级别的武林高手。如果说陆游一剑刺死老虎够威猛的话,那辛弃疾就是一战神。但是,我倒觉得洪迈的这个说法值得商榷。莫说别的,就是用人海战术也足以将辛弃疾所带领的五十骑牢牢困死在其中。那么,事情的真实情况应该是怎样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以下几个历史版本的记载:

    1、《宋氏·辛弃疾传》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参与这次行动的王世隆,此人原在耿京手下干过,后来投奔到沿海制置使李宝手下。而马全福则是当时义军中的一个英雄豪杰,此人武艺高强,忠信耿直,所以称之为“忠义人”。加上辛弃疾等人一共50骑,想必这50人都是非同一般,否则也不足以能参加这次抓捕行动。

    按照《宋氏·辛弃疾传》的说法,当时辛弃疾等人采取的应该是突袭的方法将张安国给抓了,至于为什么能在金人的地盘上如进无人之地一般,主要是因为张安国正在跟金兵的将领们喝酒,疏于防备。等张安国反应过来,已经被绑了,而金兵的将领也跟张安国一样,愣是没回过神来。因此,就有了“追之不及”一说。

    在这个版本的记载中,注意一个细节问题,这就是丝毫没说辛弃疾是驱入五万人众的金营,而是说成“众中缚之以归”,将人数给模糊化了,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就算“众中缚之”成立,辛弃疾一干人等进入了金营,可这个“众”到底是多少呢?三个人可以称之为众,十几个人也可以称之为众,几十个人也是如此。不过,你见过有这样小规模的金营吗?就算有,肯定也会轻而易举的被宋军或者义军端掉。张安国会傻到去这等规模的金营吗?

    最后一方面,这个记载有一个不合理的地方,辛弃疾怎么就知道张安国当时正在与金兵的将领们喝酒呢?难道是凑巧?可是,从海州到山东至少应该有好几百里的路程,辛弃疾怎么就这么肯定张安国一定在某一座金营里喝酒呢?除非有内奸,但这不符合常理推断。

    因此,综上所述,《宋氏·辛弃疾传》的说法也值得商榷。

    2、张颖的《魏胜传》里也说到抓张安国一事,但奇怪的是丝毫没提辛弃疾。说耿京被杀之后,张安国去投奔了金人,而且还得到了奖赏,被封为济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由于此事影响极为恶劣,抗金名将张浚决定要抓捕张安国。这个时候,作为耿京的老部下王世隆深得此意,就带了20名骑兵到了济州的郊外,为了不让张安国起疑心,他独自一人进了城,剩余的人马作为外援接应。

    当王世隆找到张安国的时候,他声称是来看望老朋友的,虽然张安国对王世隆的突然出现心存疑虑,但是见他孤单一人,也就没有往心里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王世隆趁张安国没注意,立马拔出刀将他挟持了。都说“擒贼先擒王”,张安国的手下见主子被挟持,也是不敢妄动。王世隆又说,宋军快打到这里了,足有10万人。这样,张安国的手下一下子就骚乱起来。王世隆在一阵混乱中成功的将张安国带到郊外,与等候在那里的人马会合。张安国就这样被抓到了张浚那里,然后才是押往临安。

    通过上述描述,我们可以看出《魏胜传》与《宋氏·辛弃疾传》的记载存在有明显的出入。比如,参与抓捕的人数由50变为20了。更为有争议的是,辛弃疾压根就没有参与这次行动。

    现在,我们回到“事情的真实情况应该是怎样”这个问题上。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辛弃疾和王世隆都参与了抓捕张安国的行动。其次,根据洪迈《稼轩记》以及其他关于此事的记载都说张安国是被辛弃疾抓的。除了张颖的《魏胜传》。比如,同朝的朱熹就说过,“幼安后归,挟安国马上,还朝以正典刑”。(朱子语类))辛弃疾字幼安。南宋末年的谢枋得在《祭辛稼轩先生墓记》中说的也是辛弃疾抓到的张安国,并且这个是属于墓记,可信度较高。而南宋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陈振孙在他的编写的《直斋书录解题》中也说“弃疾擒安国以归,斩之”。

    我们再来看辛弃疾的一首词,他在《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中写道,“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籙,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当年以50骑人马深入金营中捉拿张安国,辛弃疾对此是感慨良多。在这首词里面,我们可以感觉到战斗激烈的厮杀场面,而这个场面描写的应该是辛弃疾擒得张安国南归途中的战斗。此外,如果我们联系到洪迈在《稼轩记》的描述,“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可以分析出当时辛弃疾的具体行动情况,这就是辛弃疾是尽量避免与金兵大规模的厮杀,然后是快马加鞭的争取尽快脱离险境。

    那么,如果以上述的推断成立的话,到此可以肯定的是辛弃疾在为数众多的金营中擒得张安国,至于在这50骑人马当中的其他人,应该还有王世隆、马全福等高手。可能有人还会提出疑问,就是张颖的《魏胜传》里所记述的明明是王世隆,这个又当如何解释。对此,我的理解是这样的:王世隆好大喜功抹杀了辛弃疾的功劳。王世隆是耿京的老部下,如果这样的仇不是他给报了,难免会给人看不起的感觉。你想,辛弃疾无论知识才干,军事素养都明显高于耿京所领导的义军中的所有人。

    另外,论地位王世隆明显比辛弃疾高。因此,王世隆极有可能到处给人说,你看,我没有忘记给曾经的上司耿京报仇雪恨,我就是一忠义之人。最后,好大喜功是多数英雄人物的通病,再加上王世隆出身与民间义军,这说白了就是农民起义。古代农民起义有哪几个不是有好大喜功毛病的。

    同样的道理,正是因为王世隆好大喜功,到处跟人说是他擒得了张安国。这样使得记述这件事的张颖做了误写。当然,你可能要说辛弃疾为什么不去澄清呢?这个很好解释,辛弃疾曾在《瑞鹧鸪·京口病中起登连沧观偶成》中很坦然的说道,“声名少日畏人知”什么意思呢?简单的来说,就是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

    当然,辛弃疾在北方的日子,所作的事并不止这些,比如,新婚不久后的辛弃疾,其祖父辛赞曾派遣他去燕京做“间谍”,搜集与金国有关的情报,当时完颜亮正在为南侵做准备。

    现在,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辛弃疾是一个武艺高强,有勇有谋,行事果断的人。而辛弃疾在被朝廷授承务郎之后,意味着他的北方金戈铁马生活结束了。从此,辛弃疾开始了南方的生活。在南方生活的日子里,辛弃疾又做了哪些事呢?

    2

    绍兴三十二年的六月,即公元1162年,那个一心只想当逃跑皇帝的宋高宗赵构终于下台了,即位的新皇帝是宋孝宗赵昚。关于赵昚这个皇帝的个性及特点在“泪溅龙床陆游的北梦难就”这一章里有描述,这里就不再累述。

    投奔南宋后的辛弃疾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承务郎,但他依然没忘忧国忧民,力图雪耻。为此,辛弃疾曾三次向朝廷献计献策,希望朝廷能采纳。

    我们先看第一次献计。应该说,赵眘在极为初期在抗金问题上是积极的。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辛弃疾主动去找当时任江淮宣抚使的张浚,并向张浚建议采用“分兵杀虏”(《朱子语类·论兵》载“某向见张魏公,说以分兵杀虏之势”)的策略向金国发起进攻。即“为吾之计,莫若分几军趋关陕,他必拥兵於关陕;又分几军向西京,他必拥兵於西京……才据山东,中原及燕京自不消得大段用力,盖精锐萃於山东而虏势已截成两段去。又先下明诏,使中原豪杰自为响应。”(《朱子语类·论兵》)

    具体来说,就是从关陕、西京、淮北、海上分四路佯装向金国发起进攻。为什么呢?因为,淮河沿线是金国用重兵把守的严防地带,如果宋军要进行北伐,要想强行突破金国的这一防线,必将付出严重代价,而且不一定能成功。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散金国在淮河的兵力。宋军如果采取四路佯攻的策略,必将使得金国调动淮河的兵力去应付。一旦金国这样去做,防线必定会出现破绽。此时,宋军再用事先埋伏好的精锐部队,几万人即可,向金兵在防守薄弱的地方发动突袭,使金兵无暇应对。如果突袭成功,宋军可顺势朝山东打去,进而收复山东地区。之后,让朝廷下命令,命宋军与当地的义军联合,如此一来,宋军可在山东地区建立牢固的根据地,并可将金兵的势力分成两段。一旦这样的形势产生,宋军有两大好处:一可向中原地区进军;二可威胁金国的都城燕京。

    大家可能会觉得有些不解,辛弃疾的这条计策好在何处?首先,辛弃疾撇弃常规北伐路线,即直接收复被金兵占领的北宋都城汴京。为此,须先度过淮河进军河南。那么,这样可行不?肯定不行,淮河的防线有金国的精锐部队重兵把守,而且宋军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渡河。我们知道,去进攻一方要渡过河才能攻打对方,付出的代价那是可想而知的。就好比你要去攻打一个碉堡,道理是相同的。此外,常规的北伐路线体现出急于求成的特点,这不符合南宋的国情。我们再来看辛弃疾的进军路线,他是主张先取得山东,并以此为根据地,从战略上对金国造成威胁,然后再慢慢收复中原。换句话说,辛弃疾不认为南宋有快速收复中原及汴京的实力,应该采用稳中求胜的策略。

    其次,辛弃疾采用声东击西与避实就虚的策略,分散金兵在淮河一带的兵力,进而采用精锐部队奇袭山东的金军。这无疑是出奇制胜的最好诠释。同时,还可尽最大限度的减少宋军伤亡。

    那么,作为江淮宣抚使的张浚有没有采纳这条建议呢?张浚的回答挺有意思,他说:“某只受一方之命,此事恐不能主之。”(《朱子语类·论兵》)这是我恐怕不能做主,我只负责统领江淮各路的兵马。张浚的这个回答看似没什么问题,实际上,只要细心一想,大有推脱的味道。尽管,辛弃疾的计策是需要调动南宋各地的兵马,但张浚你作为江淮宣抚使,宋孝宗又使如此的器重你,难道你就不能向宋孝宗说明,促成辛弃疾的这个战略构想?

    因此,我认为张浚压根就不完全相信辛弃疾,或者是看不起他。当然,我绝不是乱说,张浚这个人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志大才疏,报复心强。当年岳飞、韩世忠等人,那可是让金兵吓破了胆。再看看这个张俊,当时他为宰相,被宋高宗派去都督各路兵马。在出发前,他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大言不惭的说,皇上您请放心,我这一去定当扫清通往汴京的道路,您就安心的等着去汴京过元宵节吧!

    这张浚真是吹牛不打草稿,要这么容易对付金兵,那岳飞还不早就把他们给解决了,还等着你张浚去?岳飞听到张浚说的这番话后,心里估计笑得不行,说这小子是不是在说梦话哟!后来,岳飞之死,张浚也脱不了干系,他曾认为岳飞耻笑过他。你说,像这样一个人,他会相信辛弃疾?他会看得起辛弃疾?

    现在,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张浚在推脱辛弃疾的建议要求。那么,张浚后来北伐成功了吗?没有,而且败得很惨,符离兵败让南宋损失惨重。因为这次失败,张浚被排斥出朝廷中央,主和派势力重新抬头,秦桧的亲信汤思退等人开始掌权。

    辛弃疾对此感到极度郁闷。隆兴二年,即公元1164年,辛弃疾抑制不住心中的抑郁与悲愤,写了一首名为《满江红·暮春》的词,在词中有这样两句发人深思,“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这两句话,表面看来是辛弃疾对江南风光的描述,大有怜惜风雨中的凋零之花。但是,细细想来,这是辛弃疾在感叹自己南归后,空有一身抱负与本领,却无以施展的落寞心情,同时,也隐藏着一种悲愤的心情在里面。那种“一番风雨,一番狼藉”、“暗随流水去”以及“寒无力”的局面,着实让人痛心疾首啊!

    然而,辛弃疾并没有长时间的沉浸在这颓废的心绪中。很快,他又振作起来,根据当前的形式,写下了著名的《美芹十论》,这可看做辛弃疾的第二次献计。

    《美芹十论》到底阐述了什么呢?对此,我的总结如下:

    1、针对当时流行的金军不可战胜的观点,辛弃疾客观的指出,金国表面看来很强大,实则属于“外强中干”型。为什么这样说,首先,金国对待其子民采取的是严酷压迫的政策,这必将导致国内上下阶级的不和,一旦发生重大的战争,金国内部必然会大乱,进而牵制金国的兵力,耗费他们的财力及物力,这是一点。

    另外一点,金国的领导阶层矛盾也不少,特别是贵族与大臣之间勾心斗角,相互残杀的现象屡有发生,这显然对南宋有利。因为,这可是金国的一大隐患。再者,金国不正是因为出了这事,而导致宋军取得采石矶大捷么?因此,金国被打败是迟早的事。

    2、坚决否定“南北有定势,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于中原”这一荒谬说法。当时朝廷内部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南北之间的局势是定了的,不可扭转,因为从三国时的吴国到南唐,他们的灭亡都是被那些占有中原的国家给灭了的。现在,南宋的情况就更当年的这些国家一样。对此,辛弃疾指出,南宋的情况并非如此——

    首先,金国内部不稳,各种矛盾在日益加大。

    其次,无论是被就能过占领地区的汉人,还是目前南宋国内的汉人,他们的心都是向着大宋的。换句话说,民心有利于南宋。

    最后,从来没有哪一个少数民族能够长时间的通知中原地区。

    因此,南宋完全可以进取中原,而后统一中原。

    3、坚决反对和议,认为和议是“膏盲之大病”(《美芹十论·前言》),是“助秦自攻”。并给出北伐策略(《美芹十论·自治》)

    辛弃疾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很多战事的失败都是由于求和导致。抗金的斗争史残酷的,而那些对军事一窍不通的人,只要看见已有失败就以为是祸害。这些不开悟和不可靠的人是“病的不轻”,他们是为了一时的安稳,以而割地、岁贡求和。这断不可取,真正可行的策略就是分散金国兵力,奇袭山东,然后以此为根据地进军中原,威逼燕京。

    4、抗金恢复议不是个人私事,而是明智君主与一切有胆有识的人士共同的事业,并提出“古今有常理,夷狄之腥秽不可以久安于华夏”的政治口号,用于鼓舞士气。

    辛弃疾的《美芹十论》表现出了他独到的政治眼光、军事策略以及敏锐地分析能力。在完成《美芹十论》后,辛弃疾将之写成奏章的形式,上书宋孝宗。然而,遗憾的的是,根据《宋史·辛弃疾传》的记载,宋孝宗以“讲和方定,议不行”给否决了。隆兴二年十二月,即公元1164年,宋金签订了和议,史称“隆兴和议”。具体内容如下:

    1、南宋对金不再称臣,而是叔侄之国的关系。

    2、将“岁贡”改称“岁币”,银绢分别以前的25万改为20万。

    3、南宋割让商州、秦州两地给金国。

    4、金国不再追回由金逃入宋的人员。

    5、维持绍兴和议规定的疆界划分。

    不过,虽然辛弃疾的第二次献计被宋孝宗以“讲和方定,议不行”给否决了,但这次献计比第一次献计的结果要好。至少,宋孝宗肯定了辛弃疾是一个人才,为之后的亲自召见并授予新的官职埋下了伏笔。不过,第二次献计后的辛弃疾在一度时期曾感到自己的忠心不被理解,一身好本领无法施展,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他深感无奈,只能借酒消愁。对此,在《念奴娇》中,辛弃疾写道,“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如今,也只能以吊古的方式为寄托,凭酒一解千愁。

    关于宋孝宗召见辛弃疾,《宋史·辛弃疾传》里有记载,“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物,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六年,就是乾道六年,即公元1170年。当时,宋孝宗又决定再次北伐。启用在采石矶大展身手的虞允文为宰相。在这样的背景下,宋孝宗召见了辛弃疾。关于这次召见的谈话的具体内容,由于史料没有记载,因此不得而知。但大体的内容应该就是“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物”这方面的。值得说明的一点是,辛弃疾并没有因为这次机会难得的召见而迎合宋孝宗的意图,相反,他还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有什么就说什么。

    那么,辛弃疾的这种行为,宋孝宗到底有何反应呢?我认为,应该是不高兴。但是,不高兴并不代表宋孝宗不看不中辛弃疾。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从辛弃疾被召见后,宋孝宗就把辛弃疾从地方调到了中央为司农簙就可以窥出端倪。虽然说司农簙是一个小官,但毕竟离皇帝身边更近了。由于司农簙就是一个类似管管粮食储备,仓库管理之类的官员,这说明宋孝宗对辛弃疾采取的是提拔而不重用的策略。换句话说,宋孝宗心里对辛弃疾在被召见时的表现是不高兴的,心里有疙瘩的。为什么又看中辛弃疾呢?如果不看重辛弃疾,大可以让他继续呆在地方,没有必要还提拔他到京城做官。

    在乾道六年,即公元1170年,辛弃疾被宋孝宗召见后,他第三次献计,这就是呈送给宰相虞允文的军事论文《九议》。那么,《九议》又阐述了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关于北伐的进攻策略,这一点跟《美芹十论》讲述的内容差不多。这里,就不用再述了。

    2、强调北伐的军事行动,应对策略的保密性。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将之视为国家的高度机密。对此,《九议》中有这样一句话,“今不泄于吾之共事者,而泄于敌,其泄之也甚矣”。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举一个例子。在乾道五年,即公元1169年。宋孝宗心里又痒痒了,想跟金国干上一仗,因为心里的窝囊气憋得太久。但是,宋孝宗是一个注重名声的皇帝,他害怕别人说他不讲信用,撕毁合约。

    其实,我倒觉得宋孝宗这个担心纯粹是多余的,跟金国讲什么信用,何况那根本就是一狗屁协议,一个丧权辱国的协议,遵守它干嘛?只是,这个宋孝宗还真的很纯很可爱,居然就这么做了。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宰相虞允文就出了个主意,他说,皇上不妨派一个使者去跟金国的皇帝说明,就说河南这个地方本是大宋皇室的祖坟所在地,希望能看在方便拜祭祖宗的面子上还给我们。

    虞允文这个建议表面看来,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